银行顶风作案,监管叫停之后假结构性存款仍在发行

转载 来源:融360  2018-06-07 22:35  阅读 1,116 次

今年以来结构性存款迎来爆发期,主要原因有两方面:

一是存款利率持续在低位徘徊,并且受存款定价自律机制约束,银行又不能随意上调存款利率,而同时货币市场利率却在走高,并且拉开了与存款利率之间的差距,导致银行存款不断流失,于是银行希望通过发行高收益的结构性存款来留存储户。

二是资管新规落地之后,未来两三年内保本理财将彻底退出银行理财市场,保守型投资者又少了一个理财渠道,而这时候不在资管新规监管范围内的结构性存款就成了最佳替代品。

结构性存款并不是什么创新产品,过去几年来一直都有发售,但是直到今年才迎来井喷期,其中最主要的原因还是第二点。

照理来说,银行发行结构性存款也没什么不妥的地方,毕竟结构性存款属于表内资产,要缴纳存款准备金,并且基本上都是保本的,而且保本部分还要受存款保险条例保护,安全性很高。

银行和储户可以说是双赢,银行留存了储户和存款资金,储户获得了无风险利润。

有一点储户都不太清楚,虽然结构性存款的预期收益率要远高于定期存款利率,但是这个收益率是不确定的,一般来说结构性存款有至少两个收益率,一个是收益上限,一个是收益下限,比如收益上限是5%,收益下限是1.5%,两者差别很大,而且两种收益率都有可能达到,但是在储户眼里只看得到收益上限。

一些银行在宣传的过程中明目张胆声称“保本保息”,这就存在两种情况:一是银行误导投资者,二是银行存在违规行为。

如果真是误导的话,那么需要储户自己睁大眼睛去辨认,如果是银行存在违规行为,就需要监管动手解决了。

近期多家银行发售假的结构性存款,被监管紧急叫停。那什么是假的结构性存款呢?

真的结构性存款包括两部分,存款+期权,大部分资产买入存款以保障资金的安全,少部分资金投向衍生品领域,比如挂钩黄金、外汇、指数等,以博取较高的收益。既然是期权就意味着挂钩的产品的价格在未来是存在变数的,这些产品价格落在不同的区间,结构性存款最终取得的收益率也是不同的。

简单来说,结构性存款相当于一个博弈,你要用概率算出获取高收益的可能性有多大,胜算大的话购买会比较划算。

那么银行推出的假结构性存款是什么样的呢?就是挂钩的产品的价格无论怎么变动,都能达到预期的最高收益率,或者是能以接近100%的概率获取最高收益率。

融360理财分析师本来以为,在监管叫停之后,这种假的结构性存款要立即停止发售,但是却发现目前仍然有银行在卖这种产品。

某民营银行的一款结构性存款,固定期限为91天,为保本浮动收益型产品,参考年化收益率为5.28%,最低保障收益率为1.65%,购买起点仅1000元,比实体银行的5万元门槛要低多了。

单从产品的这些信息来看没什么问题,有收益上限也有收益下限,但是查看该产品的历史兑付收益率发现,往期的同类产品全部达到了收益上限5.28%。

融360理财分析师又仔细查阅了产品说明书,这款结构性存款挂钩的是伦敦金价格,收益设定方式为:

产品到期时,伦敦金下午定盘价在每盎司300美元至2200美元区间内,则年化收益率为5.28%,否则获得保底收益率1.65%。

那你知道过去3年伦敦金都在什么区间波动的吗?1046美元/盎司-1375美元/盎司,也就是3年以来从来没低于过1046美元/盎司,距离300美元/盎司的下限很远,也从来没有高于过1375美元/盎司,距离2200美元/盎司的上限也很远。

打个比方吧,这就好像一个家长对成绩优异的孩子说,只要你下次考试不是全班倒数第一,我就奖励你1万块钱。显然,这笔钱就相当于直接送给孩子了。

虽然从储户角度来说没什么损失,甚至还占便宜了,毕竟保本的短期产品还能达到5.28%的年化收益率,着实非常高了。但是从监管角度来说,银行却在干违规的事情,如果被查到了是要受到惩罚的。

融360理财分析师认为,目前肯定不止这一家银行在发售假的结构性存款,银行在变相高息揽储,不利于市场的公平竞争。当然,投资者在购买结构性存款的时候,也不能一味相信银行承诺的高收益,要有自己的判断能力。

本文地址:https://www.betax.cn/20247.html
关注我们:请关注一下我们的微信公众号:扫描二维码贝它财经的公众号,公众号:betacj
温馨提示: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贝它财经对观点赞同或支持。
版权声明:本文为转载文章,来源于 来源:融360 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欢迎分享本文,转载请保留出处!

发表评论


表情